【喜迎二十大,十年看变化】中国水电五局三个“特别”筑城记

来源:二公司作者:陈翔 时间:2022-09-29 字体:[ ]

说起国家“十二五”后的变化和发展,与群众最密切相关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就莫过于城市建设了。

对于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的70后和80后而言,这些年来,高铁路网的发达让异地求学、工作和探亲不用再像记忆中那样乘坐动辄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市内的出行也有了地铁这样更快速且不堵车的选择。而对于见证祖国高速发展的90后、00后这代人来说,绿地和生态林园在城市里布局越来越多,周末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有了更多选择,就连出门和回家,爬楼梯的过程也仅仅停留在童年的记忆之中。

经济的发展让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时代的进步也让勇于变革的企业再换新颜。

十多年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能源水利建设远不能支撑传统水电企业的高速发展。公路、桥梁、轨道交通、市政、水环境、装配式建筑等城市建设类工程成为了传统建筑类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老牌水电建设企业之一的中国水电五局也顺应时代的需求加快推动产业调整布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谋篇布局,抢占市场。

十年来,中国水电五局以发展非传统水电业务的责任之魂,以打造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名片的坚毅之心,围绕城市的“新基建”领域,提高精细化运营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相互促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个“特别”之心投入祖国的发展建设中,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新未知领域里特别能吃苦

因为是城建领域的新人,所以初入铁路、公路、市政这些领域是水电五局都是白纸一张,短短几年能从“萌新”成长为“大佬”,五局建设者靠的是“勤学苦练”。

2014年,中国水电五局组建了一支“萌新过半”的建设团队正式“进军”成都轨道交通4号线,第一次建地铁停车场、第一次用盾构机挖隧道、第一次在车站里安装机电设备……挑灯夜战不怕苦,只要肯学事必成。从成都轨道交通4号线到18号线再到19号线,从成都到深圳到郑州再到重庆、雄安,从“江源1号”到“江源18号”……五局人以新兵的身份入伍,几年间奋力打造出一个个“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绿色工地”、“国家优质工程”,还以标兵的身份拿下多次“履约考评第一名”傲视参建群雄,更以8.6米级大直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地铁隧道的经验为基础,成为勇于尝试以硬地质专用的TBM助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尖兵,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总有五局建设者的身影。

“每走一步,都是在试探中摸索前进,没有经验我们可以查阅资料、可以请教别人;没有案例我们可以自己试验,就像伟人说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五局盾构团队第一任负责人肖政伟往往在盾构机掘进前就会带领团队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全部整理出来,并结合实地情况编写了每一种情况的应对方案。“超前谋划”这一秘籍也成了整个盾构团队多年以来的成功秘诀,更是保障五局盾构安全快速发展壮大的法宝。

与建设便捷交通一样,建设生态文明同样是利国利民之大事,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伴随着转型发展,中国水电五局先后参与了成都市兴隆湖、青龙湖等生态市政项目的建设。在此期间,年轻的五局市政园林团队养成了天天研究植物的习惯,他们不仅对可以园区栽种的几十上百种树与花的价值、习性、种植方法细心钻研,还将各种规章、制度、文件规范整篇整篇地背诵了下来,用超大的知识储备量把自己打造成生态公园建设的活百科全书,更总结出了绿色环保喷射植被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绿化反季节栽植技术以及艺术透水路面施工等技术,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以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围绕一片湖、一条河治水起家的五局人以水为荣耀、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下足绣花功夫、做好蓉城沃土的生态文章。

不仅用绿色点缀生态环境,五局人更在绿色建筑领域提出“转型升级”。2018年5月,水电五局与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年产60万立方米装配式预制构件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生产厂房构件预制及吊装专业施工合同,标志着五局正式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在随后的海盐厂和佘山厂,五局装配式团队从零开始学习装配式施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其它装配厂参观学习,交流施工、管理、经营等经验,同时在施工摸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汇编成自己的标准化施工手册。经过时间的磨砺和刻苦地学习,装配式团队具备了独立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能力,熟练掌握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的技术能力。而后在雄安快线、中开等项目中更是投入装配式围挡、装配式可调制梁台座等进行施工,实现重复利用并且节约了施工时间,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粉尘、碳排放等问题,让工地变得更绿色。

在艰难困险逆境中特别能战斗

以京沪线为起点,五局人征战“大铁”的足迹现已遍布石济、川藏、成昆、西成、莱荣等高铁线路。“大铁”之“大”,不仅在体量大,还在难度大,更在天时地利的方面困难大。而五局建设者们在面对这些困境时从未言弃,他们之中的共产党员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整个队伍迎难而上。

2018年下半年,水电五局成昆铁路峨米项目在实施进程中面临汛期雨量和防汛压力、征地拆迁严重受阻、国家铁路总公司红线质量整治风暴、环保高压态势等众多困难情况。项目进展一度停滞,每名建设者的脸上也是愁云重重。

正当时,项目党支部勇于挑起重任大梁,实行将党建工作与现场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在计划、作业面、人员的沟通等方面做了周密的部署,支部书记姬文林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推进征拆协调工作,并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以劳动模范、先进党员的事迹激励党员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号召项目党员向先锋模范学习,要敢于亮身份、敢于带头干。此举一出,党员先锋斗志昂扬,项目先后在路基区间段、站场段填筑中屡屡刷新日产量,最高突破日填筑量25000立方;并先后突破、取得了樟木青特大桥跨安宁河钢桥梁超大件首节吊装成功、沙坝河特大桥跨卫星基地专用公路连续梁顺利施工、宁乐隧道掘进安全穿越破碎围岩带等一系列重大成果。

无独有偶,在山东莱荣项目建设期间,中国水电五局参建的全国在建最大高铁箱梁制梁场——海阳制梁场地势高,四面无遮挡,冬季寒冷,而且风力基本为6至7级大风,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是家常便饭,对现场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面对严寒天气,五局建设者们一边做好军大衣、粮油肉、姜汤等后勤物资保障,一边党员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鼓舞现场士气。他们在箱梁预制上为各关键工序设置保温棚、设置购置加热设备;在箱梁架设上使用冬期施工材料,设置保温棚、用暖风机、棉被为施工材料加热与保温,并对砂浆垫层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监测、记录,用热火朝天的实干精神战胜了冬季的严寒天气。项目在建设期间还因管段范围需跨越多条河流和牟平—即墨断裂带,多次与设计单位的沟通讨论后将管段内3处特殊结构梁由原设计的挂篮悬灌施工方案优化为钢管贝雷梁支架现浇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周密计算支架设计荷载组合,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对称浇筑的方法浇筑,为海阳制梁场先架方向于2022年9月贯通奠定了基础。

在人民群众利益前特别能奉献

建人民工程,不仅是建人民放心的工程,更是建工程的期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五局志愿者的红马甲总能第一时间为他们所在的“城”筑起一道防护墙,用行动守护千万人民的“家”。

2020年8月,四川省有记录以来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地处低洼的金堂县面临着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2021年7月,郑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2022年5月,重庆市江北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在历次暴雨的考验中,五局建设者在做好工地防汛的同时积极组建志愿者团队帮助当地居民转移撤离、填筑防汛堤坝、清扫灾后路面,还为受灾群众送去爱心物资,更是利用自身“治水”特长,力所能及地对受灾区域排水管网进行了全方位体检,疏通了所有堵塞管道,填平了所有泥泞路段,彻底解决故障、排除隐患。

在疫情袭来之际,重庆、成都、中山、深圳、南京等地的五局“红马甲”们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协助建立起了人民医院移动方舱,更以党员带头投入到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他们以信息登记小组、体温检测小组、秩序维护小组分工明确,协助地方街道办圆满完成居民信息排查及酸检测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及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感谢爱心企业,这些小伙儿们非常负责。感谢你们的贴心服务。”不仅是疫情防控工作,在山火中挖隔离带时、在雨夜为居民换围挡时、在作为一日安全员指挥交通时、在慰问地方敬老院时、在学雷锋做好事时……提起水电五局的志愿者们,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们频频竖起大拇指。因为志愿服务,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五局人跟城市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

“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水电五局的志愿者用行动践行的誓言。他们身披鲜红的马甲,用奉献守护一方安宁,用汗水换来群众笑容,用行动传递五局温暖,用“电建蓝”一笔又一笔描绘出“志愿红”。

过去的十年不仅是“城市”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五局转型发展的十年;而未来的十年不仅是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的十年,中国水电五局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以“水、能、城、砂”为四大重点耕耘领域,在新市场探索新工艺,用新基建建设新世界,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综合性建造强企。

“成果”不会辜负任何一份“耕耘”。相信从大江大河里走出来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电建五局人,未来也会在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大道上继续这样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