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来源:五公司、制安公司 作者:张吉发、吴朝江 时间:2025-06-30 字体:[ ]

6月30日,由公司承建的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川西清洁能源走廊核心工程——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2025年四川省电网迎峰度夏保供重点工程,巴拉水电站“绿电”将有效缓解夏季高峰期电力供应压力。

阿坝州副州长、马尔康市委书记朱锐,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旭良,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范贵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明自强,足木足公司董事长金维出席发电仪式并一同按下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启动柱,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勇应邀出席活动。

巴拉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脚木足河上游的日部乡,系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3库28级”自上而下的第2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4.6万千瓦,共设置3台发电机组,其中主体电站装机容量72万千瓦,生态机组装机容量2.6万千瓦。

自2020年10月进场以来,水电五局主要承担电站厂区枢纽、机电安装和安全监测工程的建设任务。施工过程中,面对低温高寒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下洞室群结构复杂、突发地震、交通受限等多重挑战,项目直面困难,开辟草登乡-红原县-成都市的材料运输新路线,联合施工区域内其他参建单位在设备、材料共享方面主动作为,有效解决道路受阻导致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建设过程中,针对罕见的碳质板岩地质段,项目邀请武汉大学专家,现场考察解决尾水隧洞碳质板岩塌方难题;依托引水调压室工程开展《高海拔地区大跨度、大井深埋藏式调压室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机械化开挖工艺;穹顶采用“由内至外分层钻爆+多臂钻高效支护”技术,推动相关施工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近30%。机电安装工程采用严格的管控和监测手段,成功解决了地下厂房潮湿环境下高强钢手工焊接一次合格率偏低的难题,实现了蜗壳焊接一次检测合格率99.8%,位列行业领先水平。

聚焦高质高效履约,厂房枢纽工程历时43天完成地下厂房岩锚梁浇筑,历时258天实现地下厂房1号机组混凝土浇筑至发电机层,历时45天完成“37米直径”的调压井穹顶开挖、支护,7个月完成“34米大直径、88米深埋式”调压井竖井开挖、支护,刷新了同类型工程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纪录;6个月完成调压井井身固结灌浆、混凝土及闸门门轨安装浇筑施工。机电安装采用流水节拍方式进行座环蜗壳施工,实现了工序间无缝衔接,项目提前45天实现了1号机组座环蜗壳安装移交;提前7天完成转子吊装;提前25天完成机组盘车;智能定转子组装车间运用新技术缩短工期约20天,确保了首台机组如期实现投产发电。

据悉,目前由公司承建的巴拉水电站2号机组也已进入最后的调试筹备阶段,预计将于7月上旬投产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后,每年可为国家电网输送25.53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相较火力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

就做好电站投产运营后相关工作,张勇组织马尔康片区项目召开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张勇详细听取了巴拉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和绰斯甲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详细询问了各工程进度、质量验收、变更补偿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并就项目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全力以赴安全高效推进项目收尾工作。巴拉项目各标段工程要尽快完工实体工程,做好人员分流,及时清理维护材料设备,按照合同条款尽快办理完工清算,严格执行尾工项目管理,有效防范控制风险,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尾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注重细节管控,确保项目安全收尾。二是要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经营工作。统筹做好变更补偿,锁定经济效益,后方公司要指导帮助项目解决商务问题,齐心协力达到超越经营策划目标。三是要全力复盘认真做好后评价工作。加强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全面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认识管理的复杂性和感性,加强分包队伍管控,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重视经营的可行性和执行性,积极探索项目管控措施和考核方式;抓好施工的过程性和前瞻性,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主动为业主创造超出预期的价值,用现场拓市场,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