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第五届“新基建杯”中国智能建造及BIM应用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来源:二公司 作者:司雨 摄影: 司雨 时间:2025-10-31 字体:[ ]

日前,第四届中国重大工程数字生态大会暨第五届“新基建杯”中国智能建造及BIM应用大赛优秀作品交流会于浙江杭州落下帷幕。公司申报的三项成果从全国1586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其中“BIM技术在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的创新应用”荣获一等奖,“BIM技术在南京片区项目群中的综合应用”及“BIM技术在青岛地铁15号线一标的施工深化应用”荣获三等奖。

“新基建杯”系列比赛是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指导、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权威赛事,在智能建造领域具有广泛的专业认可度与社会影响力。

在成果“BIM技术在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的创新应用”中,公司数字化中心借助数字化平台,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在平台下协同作业,实现了辅助施工场地标准化建设、技术交底、安全、质量、进度以及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移交等工作。创新应用方面,信息化中心在BIM模型应用、复杂工艺节点模拟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中取得了一系列亮点及成果:以参数化技术为切入点,将BIM技术与施工生产各项流程相关联,深化“BIM+”应用的研究,形成“BIM专员+远程控制”的联动管理体系;通过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出停车场出入线与璧铜线的空间关系,辅助项目部进行安全风险源排查;根据空间关系在模型中进行吊装设备模拟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真正起到模型对施工的指导作用。信息化中心联合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图三维数字化审查,预测多专业综合协同作业,重点解决了转体桥等过程管理难题,提前化解施工安全质量管控风险。

申报成果“BIM技术在南京片区项目群中的综合应用”中,公司数字化中心团队紧跟现场进度,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问题展开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参数化支吊架设计、脚手架安全性节点论证、PC构件(叠合板)深化;在临建方面,展开指导施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真正起到模型对施工的指导作用;在数据互通方面,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定制的基于“凤翎平台”集成了项目公司和施工方的两级、五方责任主体,涵盖了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全流程功能,以数字化手段实现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设计管理、模型管理等进程,全面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申报成果“BIM技术在青岛地铁15号线一标的施工深化应用”中,公司数字化中心团队结合国内及青岛地铁集团应用标准,围绕项目特点开展施工阶段BIM深度应用。在落地应用方面,实施了综合管线迁改、交通疏导模拟、施工临建布置、三维可视化交底、VR技术应用及平台管理等,全面挖掘BIM技术价值;在创新应用方面,运用720云技术展示场地布置,开展装配式钢筋笼方案模拟,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届大赛共收到1586个有效作品,作品涵盖智能建造、建筑工程、基础设施、人工智能AI应用等多个领域,经过200余名专家初审、复评、答辩、公示等环节,公司提交的参赛作品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公司成熟的BIM应用实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