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二公司 作者:任小强 时间:2025-11-03 字体:[ ]

日前,公司成功取得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涵盖隧道施工、盾构设备、物料输送及管道安装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一种仰拱防水板砂浆保护层一体成型装置》实现“一次成型”,提质增效。传统仰拱施工中,防水板铺设与砂浆保护层浇筑分步进行,工序繁琐、人工依赖度高,易出现空鼓、脱层等问题。该专利创新设计一体成型装置,集成防水板定位与砂浆布料系统,实现防水层与保护层同步施工。通过机械化连续作业,显著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浇筑密实度与平整度,有效保障防水性能,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已在多个隧道项目中成功应用。

《一种盾构机用耐磨刀圈》破解硬岩地层刀具磨损难题。针对盾构机在硬岩或复合地层中刀圈侧面易受碎石冲击导致快速磨损的问题,该专利在刀圈外侧增设多层复合耐磨结构:内层为整体耐磨涂层,外层为模块化耐磨网格,形成“双保险”防护体系。耐磨网格采用螺栓快拆设计,可在刀具检修时快速更换,大幅降低维护成本。即使网格未及时更换,内层耐磨层仍可继续保护刀圈本体,显著延长刀圈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长距离硬岩掘进工况。

《一种盾构用多通道隧道通风快速转换结构及装置》保障通风“零中断”。隧道施工中风机故障易导致通风中断,危及作业安全。该专利创新采用Y型风筒与三组可调挡风板结构,实现双射流风机智能切换:正常工况下单机运行,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风机,无需人工接管;需要加大风量时,两台风机可同步供风,挡板自动调至居中分流。整个转换过程仅需数十秒,真正实现“不停风、不断流”,极大提升了盾构施工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一种稀渣输送装置》应对盾构喷涌的智能清渣方案。盾构施工中,泥水失衡易引发稀渣喷涌,造成皮带输送机打滑、堵塞甚至停机。该专利设计联动式双皮带清渣系统:主输送机前端设挡渣槽防止外溢,副输送机通过旋转机构与主机构联动,作业时自动下压贴近挡渣槽,利用刮板将堆积稀渣推入主输送线,实现高效协同清运;喷涌结束后自动抬升复位,避免干涉正常运行。副机由主机驱动,无独立动力,结构紧凑且无相对磨损,真正实现“智能响应、自动复位、免维护”。

《一种隧道管片运输车及管片运输机构》告别吊装,实现“无缝转运”。传统管片从地面转运至隧道内需依赖大型吊机,效率低且存在吊装冲击风险。该专利运输车集成“双模式行走系统”:地面行驶采用橡胶移动轮,进入隧道后,通过液压升降机构放下轨道轮,将车体抬升并切换至轨道运行,实现“轮轨自由切换”。全过程无需吊装,同时避免管片因吊放冲击产生微裂纹,有效保障结构安全。

《一种用于PCCP管道安装的内拉装置》柔性适配,安全高效对口。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安装时,传统内拉装置易因接触面积小导致管口应力集中,存在破损风险。该专利采用可调式双立杆结构,上下端均配置弧形支撑板,增大与管壁的接触面,分散受力;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拉杆系统,精准调节立杆间距。装置操作简便、对中精准,显著提升安装效率与接口密封质量,已在多个长距离输水工程中推广应用。

此次6项专利的获批,是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技术创新”研发理念的集中体现。每一项专利均源于施工现场痛点,服务于工程实际需求,兼具创新性、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