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杨晓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七项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

来源:四公司 作者:刘江 时间:2025-07-11 字体:[ ]

近日,由公司杨晓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申报的《弧形大跨度钢桁架与楼承板组合支撑结构施工工法》、《新型碳纤维聚合物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工法》、《建筑屋面挑檐定型斜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膨胀性地基土深基坑施工工法》、《构造柱“空腔膜壳”施工工法》、《剪力墙下部定型化模板防漏浆施工工法》、《装配式预制外墙板防水施工工法》等七项工法荣获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其中:

《弧形大跨度钢桁架与楼承板组合支撑结构施工工法》,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优化钢结构施工图,将钢构件拆分为小型构件,形成加工深化图,指导工厂精准放样加工,确保构件质量达标。本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在已运行的地铁隧道正上方无法直接新建建筑物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二次加固才能新建建筑物的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新型碳纤维聚合物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工法》采用早拆体系,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成型质量达到装饰免抹灰标准,大幅减少工程后期装修成本。同时解决了传统木模施工搭拆繁琐、进度缓慢等施工难题,为后续的装饰装修施工创造了条件。

《建筑屋面挑檐定型斜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通过 BIM 技术精准设计三角支撑架,并创新采用螺栓固定于已完成混凝土结构侧立面,构建起稳固的三角桁架独立支撑体系,与防护外架形成双保险。该工艺施工周期短,对钢管扣件等材料的需求量小,适用范围广,有效解决了传统跨层斜杆支撑施工工程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膨胀性地基土深基坑施工工法》通过分层分段开挖卸荷、预留保护层,并结合高效的地下水疏排处理,有效控制地基土膨胀风险;回填阶段采用非膨胀土、掺量 5% 砂或碎石的粘性土换填压实,确保基坑回填与上层构筑物施工无缝衔接,保障工程全周期安全稳定。

近年来,公司杨晓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专利研发申报、工艺方法总结、新技术应用等创新工作,形成了一批具备更多推广应用价值高、实用性强的施工关键技术,不断激发公司员工创新活力,打造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