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帷幕灌浆建设者:以专业精神攻克建设难题

来源:四公司 作者:吴佳颖 时间:2025-03-24 字体:[ ]

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的崇山峻岭间,海拔近3000米的雅砻江干流上,两河口混蓄水电站的建设者们正日夜奋战。这是一座极具战略意义的电站,利用雅砻江中游两河口水电站为上库,牙根一级水电站为下库,扩建可逆机组形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成后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开发注入强大动力,承担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储能等重要任务。

然而,建设之路并非坦途。高寒缺氧的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艰巨的施工任务,无一不在考验着建设者们的意志。上水库进/出水口采用预留岩坎帷幕灌浆和混凝土子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汛期挡水。帷幕灌浆最大孔深约117米,施工难度极高。面对重重困难,四公司基建公司的20余名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他们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技术攻坚:突破难题,创新引领

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的崇山峻岭间,海拔近3000米的雅砻江干流上,项目负责人陈晓峰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凭借智慧和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一次地质钻探工作的检查中,陈晓峰敏锐地发现了问题:部分地质钻工操作水平不足,前期施工中存在使用高档、高速进行钻机操作的情况,导致现场孔斜偏差较大,影响施工质量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同时,孔斜纠偏前灌浆待凝需要24小时,加上低档、慢速扫孔钻进,工效大幅降低,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面对问题,陈晓峰迅速行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解决方案。要求地质钻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采用低档、慢速钻进,并每段测定孔斜,确保钻孔精准度。同时,提出在钻孔纠偏前灌注浓浆时添加速凝剂,缩短待凝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他还指导工人在纠偏时采用长钻具进行扫孔钻进,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

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陈晓峰不仅要应对技术难题,还要克服人员不足、设备老化等多重困难。项目团队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耐心向工人讲解操作要点,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士气高昂,齐心协力克服了环境恶劣、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

陈晓峰的果断和专业,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两河口混蓄水电站的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他的行动充分展现了建设者们在高原上的坚守与担当,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管理优化:精细管控,提升效能

技术负责人康永珍时刻面临着来自环境、人员及各类突发状况的严峻考验。

一次,设备突发故障,技术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却发现前期对设备配件、易损件的梳理存在严重漏洞,现场竟无可用配件更换,设备停机时间不断延长,施工进度受阻。面对这一棘手问题,他没有丝毫慌乱,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使用的各类辅材、配件以及易损件展开全面重新梳理,详细记录每一项信息。同时,他督促现场库房工作人员,务必提前做好各类物资的储备工作,为后续设备稳定运行筑牢基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雨雪天气突袭,原计划进场的水泥被困在折多山。施工现场从2025年3月17日下午至20日中午,只能依靠多次倒运袋装水泥制浆,共计约47吨。但袋装水泥制浆效率低下,且转运过程中时有间歇,导致灌浆作业频繁出现待浆等浆情况,工效大幅降低。技术负责人深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一方面积极协调人员,优化袋装水泥转运流程,尽可能减少间歇时间;另一方面,与当地运输部门沟通,寻求解决水泥运输难题的办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现场施工逐渐恢复正常,克服了环境、人员等诸多不利因素,继续朝着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稳步迈进。

施工奋进:坚守高原,铸就精品

高原上的基建公司的青年们正共同面临严峻挑战。这里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施工条件复杂。然而,彭水祖等青年员工凭借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始终坚守一线,确保施工精准无误。

在检查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作业时,大家发现孔斜偏斜后需待凝48小时才能扫孔纠偏,固结灌浆无压无回段单耗过高且需待凝24小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深知,进度延误不仅会影响整体工期,还会增加成本。之后迅速组织技术团队,与联营体、监理及业主多次沟通协调,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项目青年们建议将帷幕灌浆待凝时间从48小时调整为24小时,并通过现场试验逐步递减至更短时间;固结灌浆待凝时间从24小时调整为8小时;针对无压无回孔段,采用双浆液法灌注,有效降低单耗。这些方案得到各方认可,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恶劣的高原环境下,青年员工还要应对人员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我们来解决”这是青年员工彭水祖在高原上发出的呐喊!项目技术团队现场试验调整,耐心指导工人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解决了施工难题。

彭水祖的果断和专业,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还提高了效率,为项目赢得了时间。他的行动展现了建设者在高原上的坚守与担当,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从优化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的待凝时间,到改进钻探操作流程,再到提升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建设者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他们深知,每一个小小的突破,都是对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对施工进度的有力推动。在项目负责人和各技术骨干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建设者的担当。

建设者们相信,凭借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卓越的追求,两河口混蓄水电站必将如期完工,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新能源开发注入强大动力,为国家的能源战略贡献重要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在这片高原上坚守,用奋斗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