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秩筑途岁月,见证了青涩学徒到资深匠人的成长历程。陈历新的故事,从焊枪火花里起步,在质量关前扎根,最终落在一叠叠整齐的竣工资料里——每一步,都踩得扎实响亮。
以焊枪为契:把“生疏”磨成“精通”
1995年5月的风还带着凉意,陈历新背着鼓鼓的行囊,脚步坚定地踏进了广元宝珠寺水电站的大门,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当师傅把焊枪递到他手里时,他的手心瞬间攥出了汗,按下开关的瞬间,耀眼的火花骤然迸发,在工地上划出第一道只属于他的光芒。
两年后,他从焊工转岗为大坝立模工。“立模是水电站建设的基础工序,模板的精度直接决定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不能有半点差错。”他始终牢记师傅的话。
无论是烈日炙烤的坝顶、还是寒风呼啸的山谷,他都会跟着老师傅们扎在现场,学习测量、拼接、固定,手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身体的疲惫、掌心的疼痛不断击打着他,可他眼里求知的目光从没暗过,“放弃”两字也从未说过。
一线炼真金,磨砺出锋芒。“有难题,找陈师傅。”昔日的懵懂少年,经住了岗位的磨练,已然成为工友公认的“陈师”。在甘肃麒麟寺水电站建设现场,他带队进行发电厂房的土建施工,凭借多年扎根施工现场的实战经验和自身练就的扎实技艺,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施工难题,以“零返工”的成果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009年,陈历新转入甘肃苗家坝水电站项目,负责钢筋及木模加工制作。这是一份更考验技术功底的工作,他逐字逐句钻研图纸,连钢筋的弯钩角度都要对照规范反复核对。“那段时间,梦里都是钢筋的型号和模板的尺寸。”他笑称。正是这份钻劲,让他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坝工模板工技术能手”称号。站在领奖台上,他手里的奖状沉甸甸的——那是对无数个日夜钻研的最好回馈。
以责任为诺:把“挑战”酿成“底气”
2011年7月,陈历新的职业道路迎来新的转折。他调入新疆盖孜水电站项目生产部,开始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正式从一名技术工人转型为技术管理骨干。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新的挑战:既要懂技术、善协调,又要抓进度、保质量。
“以前管好自己的手艺就行,现在要对几十号人的安全和进度负责。”初任生产部主任时,他坦言,“夜里总是焦虑、睡不踏实”。为了尽快担起重任,他白天跟着施工队伍熟悉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晚上则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钻研各个部位的施工图纸。就这样,他从只盯着技术的手艺人逐渐成长为能统筹全局的管理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二字的分量。
随着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日渐熟稔,陈历新的职业轨迹再次延伸——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成为项目质量把控的“守门员”。这一次的转型,肩上的担子更重:技术与管理的积淀要转化为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的极致坚守。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担任现场质量管理者后,他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更是落实在了行动上:仔细检查钢筋绑扎的间距、核查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核验预埋件安装的精度等关键点;带队逐项检查现场施工环节,对发现的质量瑕疵“零容忍”,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裂缝,也要追溯根源、彻底整改。
从前统筹全局的管理者思维,此刻转变为对质量细节的“吹毛求疵”。他常说:“质量过关,才是对工程、对社会最实在的交代。”在他的坚守下,项目质量验收一次通过率始终保持领先,曾经让他时刻紧绷的“质量弦”,如今已化作工程实体上看得见的坚固与可靠,而他也从技术能手、管理骨干,真正成长为守护工程质量的“铁门将”。
以传承为任:把“经验”化作“薪火”
2016年起,陈历新又多了两个身份:资料的“把关人”和年轻同事的“领路人”。“竣工资料是工程的身份证,形成的每一份资料都必须经得起推敲。”他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时刻警醒自己,也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鞭策着项目部的每一个人。
从施工现场的“亲历者”到工程施工的“记录者”,角色转变背后是成倍的细致与耐心。资料室的柜子里整齐码放着上百册案卷,涵盖了单元评定、验收报告、原材料检验等多类文件,小到验收单的签字日期、大到单元质量评定结论,陈历新都会一一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
“整理资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资料是不是手签原件,不是原件的要及时拿出来找相关人员进行替换。还有一定要检查资料填写的时间、参数的逻辑性……”这些话他从自贡小井沟项目说到硬梁包水电站的资料室,几乎他待过的项目,同事们都能背出一模一样的内容。
随着时间推移,陈历新逐渐成为项目上的“资料专家”,他以传承为任,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每当有年轻同事捧着资料来请教问题时,不管再忙他都会立马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细致地把资料的逻辑关系、易错要点讲清楚。平时,他还会主动分享自己整理的资料笔记和工作心得,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事。
三十年很长,长到足以让青涩少年蜕变为扎根领域的匠心脊梁;三十年也很短,短到陈历新始终只把“把事情做好”当成初心的起点。从焊枪下的火花到案卷里的文字,从施工现场的奔波到资料室的坚守,他凭“钻研”破局、以“责任”扛事、用“传承”接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前行答卷,也为年轻一代的工程人,写下了最生动的职业范本。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