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智造”畲乡“放心泉”
写在水电五局景宁县金村水库及供水工程下闸蓄水之际

来源:一公司 作者:冉果 摄影: 张擎宇 时间:2025-03-28 字体:[ ]

九山半水凝碧玉,一坝巍峨锁清波。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金村水库,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3月27日,随着水库封堵闸门徐徐落下——下闸蓄水成功!在生机盎然的春天,这项惠及17万畲汉人民的民生工程,积攒着造福一方的能量。

金村水库及供水工程作为浙江省首个90米级的小型高坝水库工程,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境内,也是该县首个落地实施PPP项目,并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远期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受外在因素制约等一系列问题,对保障景宁县城区饮用水安全、构建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改善畲乡山水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水润畲乡,宏伟蓝图变成实景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根据浙江省“五水共治”发展规划,作为浙江省重点工程,金村水库将以总库容905.4万立方米的体量,平均日供水量为2.4万吨的水源化作甘露,滋养17万畲汉人民。同时,金村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景宁县城区未来的供水主水源,助力景宁构造“一主一备”双水源供水格局,进一步解决城区群众饮水问题。同时在外舍新城布设出水口为新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用水,其全域水质达到I类水质标准,有效改善畲乡山水生态环境。为景宁县走山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更可靠的水安全保障,更是对景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有力支撑。项目经理孙宝山说:“这里不仅要解决17万畲汉人民的饮水难题,还要通过改善畲乡山水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工程背后是长达数年的精密筹备。早在2015年,浙江省发改委便已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2016年就已完成了项目选址,2017年10月,浙江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初步设计。2019年10月15日,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大幕,水电五局的参建职工不避寒暑、全力以赴,迅速展开进场道路施工、场地基础硬化等,为主体工程开工扫清障碍,将金村水库水润民生的蓝图一点点变为实景。

技术创新,智慧大坝守清澈使命

云壑千重藏瑶境,银龙一跨润畲乡。当“高峡出平湖”的豪情撞上浙南的嶙峋山骨。景宁的层峦叠嶂间,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的对话正在上演。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险峻地貌,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开辟出一条智慧建造之路。

为确保大坝“身躯强健”,大坝填筑施工时,利用高精度定位技术及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建立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振动压路机上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接收机、GNSS强固天线、振动传感器、主控箱等设备,对碾压机械的碾压轨迹、碾压遍数、激振力等进行在线实时监控,以不同颜色的图形化显示作业信息引导压路机械操作人员施工,提高工程质量。驾驶员通过安装在驾驶舱内的车载平板和互联反馈系统,了解施工段内出现“漏压、超压”的具体位置,进行修正补偿。压实设备支持现场组网,实现机群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实现多机械协同作业。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还更好地保证了大坝填筑碾压质量。

如何监测工程健康状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水电五局采用了大坝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坝体内埋设了沉降仪、位移计、渗压计、脱空计、测缝计、应变计、温度计等多种监测仪器。以便观测大坝变形、渗漏和面板脱空、接缝、应变、温度等变化情况。任何一个埋到坝体内的安全监测仪器,都能对大坝的细微变化作出数据反馈。如沉降仪可以监测大坝内部沉降变形情况;脱空计可以监测面板下部脱空情况;温度计可以监测大坝面板内部温度……通过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将数据通过通讯传输技术远程传输到中央数据中心,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和预警提示,保证大坝运行万无一失。

如今,高90米、长260米的金村水库大坝巍然挺立,守护清澈使命在肩。

凝心聚“绿”,生态之笔绘绿色畲乡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金村水库,承载的不仅是畲乡人民岁岁平安的安澜之梦,更是经济繁荣的发展之梦、美丽宜居的生态之梦。“守护好畲乡的青山绿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项目负责人孙宝山说。

走进金村水库作业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重在参与,贵在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等标语随处可见。

生态不是工程的附庸,而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金村水库项目建立健全了环保水保目标责任制,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全员的环保意识。项目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现场配置了多台洒水车,在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定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有效减少扬尘产生。现场设置封闭式水泥库房、木工加工棚和降噪房实施降尘、降噪。在永久性边坡防护中,建设者采用分层喷射混凝土工艺巩固山体,针对临时性边坡,采用可降解无纺布覆盖和播撒草籽,待植被扎根后,无纺布可自然降解,确保库区每一寸土地都筑牢绿色防线。

在“工程让道自然”的生态理念指引下,水电五局建设者们科学规划拌合站布局,确保原材料堆放区、搅拌区、成品存储区等区域划分明确。拌和站和筛分系统的排水设施实现分别治理、雨污分离,确保污废水达标排放;为防止隧洞内流出污水造成河道污染,在水厂支洞外设置了排水沟、三级沉淀池以及污水处理系统,24小时监控水质情况,确保污水零排放。

风吹畲乡山水,坝起群山之间。金村水库及供水工程,这份镌刻在畲乡山水之间的水利答卷,将持续为景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这座凝聚畲汉同心的大坝,正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于浙南秘境中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注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