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跃天府 眉山入“圈”来

来源:二公司 作者:杨晶晶 时间:2025-11-14 字体:[ ]

天府之畔,岷江之滨,一条钢铁巨龙正于地下悄然穿行,将成都的繁华与眉山的文脉紧紧相连。

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主动脉”,水电五局参建的市域(郊)铁路成眉线的每一次掘进,都牵引着两地市民期盼的目光。如今,工程建设已全面转入轨道机电施工的“后半篇”,一个“半小时通勤圈”的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从“相邻”到“同城”的加速度

回溯过往,成都与眉山虽近在咫尺,数十公里的直线距离却因交通方式而产生了无形的“隔阂”。传统公路在高峰期的拥堵,让双城之间的通勤成本高昂,资源流动受限。打破壁垒,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到2021年《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发布,顶层设计的蓝图一步步清晰。在此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成眉线从纸面跃入现实,肩负起打通两地“任督二脉”的重任。成眉线设计时速高达160公里,采用“站站停”与“大站快车”相结合的灵活运营模式,未来从成都天府新区到眉山东坡区,通勤时间将被压缩至半小时以内。

对于沿线数百万居民而言,它意味着生活半径的极大拓展和生活方式的全新可能。清晨在眉岷江畔漫步,上午从容抵达成都的办公室;周末在成都享受都市繁华,傍晚便可回到苏东坡故乡的静谧家中。更重要的是,这条轨道将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桥梁,加速两地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真正实现“一条铁路,普惠两地民生”。

展望“十五五”,一个“同频共振”的现代化都市圈生活圈正加速成形。预计到2027年,成都都市圈将成为全国首个中心城市与所有区域副中心城市全部实现市域铁路连通的典范。这幅波澜壮阔的交通图景,正从“路网联通”向“服务融通”全面进阶,让“一小时通勤圈”从规划概念,变为人们触手可及的日常。

与钢铁巨龙共舞的“毫米级”艺术

成眉线的建设,是一场与地质复杂性、环境敏感性和技术极限的交锋。

自2022年水电五局建设团队“跑步进场”以来,便以“铁军”姿态,未雨绸缪,提前攻克了征地拆迁、交通疏解、管线保护等前期难题,仅用两个月便完成了临建设施布设、首段围挡与首根桩基施工,为工程按下“快进键”。

水电五局承建的市域(郊)铁路成眉线工程成都段土建1工区起于红莲站,止于官塘站~煎茶站明挖区间(与桥梁分界里程),正线线路总长4.773公里,包括3站、3线、3区间,主要穿越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中风化砾岩等,属于低瓦斯微瓦斯区间。区间依次下穿招商南mall地下车行联络道、嘉州路下穿隧道、东方希望天府中心等近20处风险源,地质条件复杂、沉降控制难度大、施工组织难。项目投入的5台“江源号”盾构机化目前已累计向前挺进9217.5米,成功穿越9处风险源,剩余征程仅1341米。

在红莲站施工现场,一场关于地下空间的“毫米级”较量正在悄然进行中。未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要在这个站点实现换乘,部分施工区域采用暗挖工艺。该工艺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周边学校及住宅密集,地下结构关系错综复杂。项目团队直面挑战,在岩层上开挖多处导洞,逐步实现受力点转换。“就像做微创手术,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控制到位,分步成型。”目前,红莲站主体结构已完工,附属结构和轨道机电工程正陆续进场。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面对复杂工况,项目将“建优质工程、树企业形象”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严格落实“标准先行、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对各工序作业队进行全面的质量培训和交底,将质量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建设者心中。团队高效精准地完成了盾构分体始发、空推暗挖、管片拼装等一系列高难度作业。成功攻克了泥岩、砂岩等复合地层下的掘进参数控制难题,创新运用多种渣土改良剂与注浆工艺,确保了盾构机长距离安全平稳地穿越运营中的成花铁路、在建的川藏铁路等重大风险源。

科技与绿色编织的都市新纽带

走进成眉线的施工现场,现代工程管理的智慧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无处不在,共同勾勒出未来基建的新范式。

BIM技术的深度应用,让施工人员在动工前即可在数字世界中完成管线碰撞检测和全流程模拟,最大程度避免返工。项目部自主研发的“一键紧急呼叫系统”,当突发情况发生时,系统能瞬间将报警位置、现场画面等信息同步推送至指挥端,实现快速响应与高效调度,为庞大的地下工程系上了“数字安全带”。

项目建设处处尽显“绿色施工”,工地现场及周边安装有自动喷淋系统降尘,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循环使用,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项目严格落实动土湿法作业、裸土随揭随盖等环保措施,守护施工环境。对办公区、生产区用能用水独立统计分析,实现精细化管控。通过紧凑规划施工场地,最大化节约土地资源。凭借扎实的绿色施工管理,项目部于2023年成功获评“成都市绿色标杆工地”,项目部通过推行绿色施工管理、优化方案及27项绿色创新技术应用,为公司积累了绿色施工经验。成眉线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生态环保线。  

一轨风驰,双城共振。在不久的将来,当列车呼啸着驶过芙蓉锦官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钢铁巨龙,更是一条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脉,一幅描绘巴蜀大地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画卷。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