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东泺河:在“城市血管”里绣出生态答卷

来源:一公司 作者:巩慧垚 摄影: 王鹏 时间:2025-03-28 字体:[ ]

“泺东渔子浮两舠,清晨径流双鬣摇。”在泉城济南,有这样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它承载着济南一代代人的记忆,见证着济南的城市发展和变迁。

东泺河,源于黑虎泉、大明湖,南起坦桥,经何家庄西向北,至黄台板桥庄西侧入小清河,是一条兼具历史文化与生态功能的河流。但因现代济南城区发展起步较早,东泺河相关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老旧,排水系统存在历史欠账,市政管线雨污分流不彻底,管道破裂、脱节、支管暗接、错口等问题突出,导致污水易通过雨水口进入河道,影响河流水质。

这样的情况常年困扰着东泺河的水源生态,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改善水源状况,满足河道防洪要求,保证片区排水顺畅,东泺河的河道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昨日长虹贯地脉

东泺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由水电五局负责建设,是济南市大明湖排水分区工程其中一项,包括防洪工程、管线工程、桥梁工程和景观工程,工程完工后,能够有效地改善东泺河的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

去年7月时节,笔者有幸见证了济南市大明湖排水分区东泺河污水干管顶管工程的全线贯通。

还记得那时,盛夏的骄阳炙烤着整片大地,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后背结出盐霜,安全帽檐下滚落的汗珠在脸颊划出深色痕迹。工程现场的值班房里时常会有人拿出一些矿泉水、藿香正气液等防暑降温物资,这是建设者们工作中最享受的时光。

笔者感动于建设者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也为现场极具匠心的工艺而惊叹。

由于东泺河紧邻大明湖,造成施工位置地下水位高、环保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克服困难,水电五局选择使用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此工艺广泛适应各类复杂土质条件,通过泥水舱内的泥浆压力与地下水、土体压力形成动态平衡,确保顶进过程中开挖面稳定,又通过泥水管道直接输送弃土,消除了传统施工中的高风险作业环节,同时,全封闭的施工减少了扬尘污染,泥浆循环系统降低了水资源消耗,较传统明挖法减少了大量的土方开挖量,可谓是集高效、安全、环保三位一体。

仍然记得当最后一根顶管贯通的瞬间,施工现场响起了欢呼声,也同样记得在河对岸采访当地居民时,对方那充满期待的话语。这个工程的建设不仅仅代表城市的文明形象,更是关乎当地百姓的美好生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水电五局项目部能够收到“精益求精好工匠,利国利民好工程”这样的锦旗了。

今时匠心治水害

“我们必须加快工程建设,打造优质工程,以改变这种城市内涝的局面。”

这是当年第一次面对济南城的内涝时,项目经理对大家所说的话,那一刻,坚定了大家加快投身建设工作的决心。

济南的内涝问题在历史上较为突出,据了解,在2007年,济南就曾暴发过特大暴雨,市区主要排洪河道最大行洪流量达到历史之最,因为此次暴雨,造成30多人死亡,170多人受伤,约33万群众受灾。

那一次的天灾,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之后,排水、防洪设施的更新换代工作不断推进,内涝治理逐渐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防御”,而济南市大明湖排水分区工程东泺河河道综合治理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现在的东泺河正在进行的建设任务,主要就是东泺河防洪工程,工程包括河道清淤、石砌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河底护砌、桥两侧护砌等工程建设内容。

东泺河工程所属的济南市大明湖排水分区工程,覆盖面积101.7平方公里,域内分布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区以及大部分老城区,是一项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完成济南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的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解决区域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等问题,助力济南打造特色鲜明的“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空间格局。

走在东泺河的工地现场,远远就能看到高高吊起的高压旋喷桩,再往里走,土方开挖、挡墙砌筑、钢围檩安装、钢板桩施工,每个作业面都在紧张忙碌地完成着自己的工序。

自开工以来,水电五局精心策划、科学组织施工生产,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在施工前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做好了安全、技术交底,做好质量安全环保管控工作,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组织生产,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各环节层层把关,让工程建设更标准、安全管控零事故、质量管理规范化。

明朝两岸垂碧色

“咱们东泺河的水是不是变清了一些啊。”

“哈哈哈,老张你盼着河道变清澈好多年了吧,哪有那么快呀,你看那边河道工程人家还在施工着呢。”

“那施工完是不是水就变清了呀?”

“那当然了,这是中国电建干的活,央企,你看那边工程干得红红火火的,而且工地看着也很整洁,没有多少扬尘,现场还到处盖着绿网,看着就是非常正规非常专业的。”

“......”

东泺河工程的长度虽然不算长,但周边环境却是十分错综复杂,附近居民小区人员车辆众多,部分现状道路和构筑物的拆除也会影响交通和行人。为保障现场安全,项目部在施工时特别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改道设置、通行引导等工作,规范摆放标志牌,规范工地车辆出行,专职安全员坚守在施工区域,全程管控施工期间的各种安全风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细节。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废气以及粉尘,采用严格管控,每片裸土都用绿网覆盖,全天采用雾炮机洒水降尘,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

种种举措让项目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同时,也让周边老百姓对工程建设颇为认可,毕竟谁不想让自己家门口的河水变干净呢。

在后续的建设中,除了进行河道拓宽工作,沿河两岸还将新建多个园林绿化景观,包括“泺家邻舍”“泺畔吟春”“泺岸浮黛”等6处景观带,原来的泄洪河道将改造成景观河道。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笔者能够想象到,当工程正式完成,夏日来临,徒步走在清凉的河边,周围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偶遇熟人,还可在道旁小憩,景色美妙,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一天的烦恼仿佛都在这河边得到治愈,这样的生活,将是何等舒适惬意。

此时我们的工程建设者们多半已经投身到新的工程建设当中。但或许,清风拂过脸庞之时,他们还能够倾听到远在济南那条河水的潺潺之音,还有大自然对他们诉说的谢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