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环北项目勇立潮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地,开创工程建设智慧化新格局。创新推行“码”上管理体系,以草料二维码系统为钥匙,开启了智能化工地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建筑行业树立了智慧、绿色、高效的新标杆。
码”上管理:精细管理的创新之举
环北项目深知传统工地管理模式的弊端,纸质表格的易损、易失、易篡改,不仅给信息管理带来极大困扰,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为此,项目团队大胆创新,研究讨论引入草料二维码系统,为每台门机、每批物料、每台设备、每位管理人员定制专属“电子身份证”,实现了“一机一码、一物一码、一人一码”的精细化管理。
这一管理体系的建立,犹如为工地编织了一张严密而高效的信息网络。每台门机有了专属二维码,其维保记录、工况参数、操作口诀等信息一目了然。司机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扫,便能迅速掌握设备的全面情况,如同为设备进行了一次精准的“体检”。每天清晨,当门机在晨光中轰鸣启动,司机小唐熟练地掏出手机,对准机身二维码。瞬间,维保记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哪些部件需要更换,何时进行过保养,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工况参数让他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了如指掌,能够及时调整操作方式,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操作口诀则如同贴心的提示,帮助他避免误操作,保障施工安全。他咧嘴一笑:“老伙计,今天又要给你做体检喽。”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码”上管理体系带来的便捷与安心。
物料管理同样因二维码而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每批物料都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材料主管只需扫码,便能快速获取物料的规格、数量、进场时间、质量检验报告等详细信息。在材料验收入库环节,材料主管扫码验磨光机,进场验证信息一目了然,他可以迅速判断物料是否符合要求,心念安全,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合格物料进入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设备管理也因二维码而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每台设备的进场、使用、维修、报废等信息都实时记录在二维码中,云端实时更新。无论是设备的日常巡检,还是突发故障的维修,相关人员都能通过扫码快速获取设备的详细信息,提高维修效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人员管理方面,“一人一码”让每位管理人员、农民工进场、退场的身份信息、资质证书等一目了然。安全员小曾扫码查看管理人员信息,证件同步云端,安全感倍增。这不仅方便了人员的调配与管理,还能确保每位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为工程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劳保用品的出库记录清晰可见,各班组、各队伍的领取记录实时更新,便于结算。员工的应知应会安全教育考试、起重作业岗位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岗位知识。员工加班申请、请假审批流程,有效掌握了员工考勤情况,便于实施薪酬核算。
无纸化办公:绿色工地的践行之路
“码”上管理体系的推行,彻底告别了纸质表格的繁琐与弊端,开启了无纸化办公的新纪元。项目截至目前生成活码340张,节约打印纸约3800张。在传统工地,大量的纸质文件用于记录设备信息、物料情况、人员资料等,不仅占用大量空间,而且容易损坏、丢失,甚至存在被篡改的风险。而环北项目通过二维码技术,将所有信息存储在云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更新。
动火令、配电箱、灭火器……每一环节都融入二维码中,厚重纸本成为过往,风吹雨淋不再侵扰。以往,动火作业需要填写大量的纸质动火令,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和签字,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现在,通过扫码,动火作业的相关信息,如作业时间、地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都能实时获取,审批流程也更加便捷高效。配电箱和灭火器的检查记录也不再依赖纸质表格,扫码即可查看设备的检查时间、检查结果、维修记录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无纸化办公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效率的提升,更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积极践行。同时,减少了纸质文件的打印、复印、存储等环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为建设绿色工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智慧网络:共享共治的协同平台
现场随处可见的“码”织就了设备、材料与人员的智慧网络,将业主、监理、分包等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在这个智慧网络中,各方人员只需通过扫码,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打破了信息壁垒,提高了沟通效率。
业主可以通过扫码随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质量状况、安全情况等,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监理人员扫码查看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分包单位扫码获取施工任务、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能够更好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这种共享共治的协同平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各方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譬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各方人员通过扫码及时上报发现的安全隐患,系统自动生成整改任务,并跟踪整改情况,直到隐患彻底消除。据统计,通过这种协同管理方式,50%的隐患提前消弭,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科技赋能:提升工程品质与效率
环北项目以科技之名,践行绿色誓言,通过智能化工地建设,不仅提升了工程的管理水平,还提高了工程的品质与效率。在工程质量方面,二维码技术实现了对物料、设备、施工过程的全程追溯,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项目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源头,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避免质量事故的扩大。
在工程进度方面,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减少了沟通成本和时间浪费。各方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工程进展信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按照预定进度顺利推进。同时,通过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维修效率,减少了设备故障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在工程安全方面,二维码技术与安全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对安全教育的全程记录、对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实时监控、对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员通过扫码查看安全管理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地将实现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决策。设备之间、人员之间、设备与人员之间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将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环北项目,以科技之名,践行绿色誓言:工程提速,蓝天更蓝。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工程不断向前发展,让每位建设者的笑容,在数字世界中熠熠生辉,共绘智慧低碳新蓝图。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