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建(个)元高速公路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建(个)元项目工作人员在夜间雨中巡查时发现:毗邻高速公路的农田防护设施被洪水冲毁,大量泥水裹挟着杂物汹涌涌向路面,导致个旧至建水方向尼格枢纽LK49+420上行段出现大面积积水,最深处达70厘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10日凌晨3:35,巡查人员第一时间上报情况。险情就是命令,建(个)元项目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15分钟内,首批20名由党员同志、团员青年组成的应急队员顶着瓢泼暴雨迅速完成集结,携带警示牌、沙袋、抽水泵等装备火速奔赴现场。与此同时,路巡队员对积水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各收费站点入口对准备上站的车辆进行耐心劝导分流。
凌晨4:05,青年突击队与应急抢险队共计14人抵达现场。此时夜色如墨,暴雨如注,现场齐膝的浊流翻滚不息,持续的暴雨让本就昏暗的视线愈发模糊。应急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投入抢险战:为堵住洪水源头,“人工筑堤队” 的队员们在农田泄洪口方向奋力拼搏。他们直接踏入冰冷的泥水中,以身体为桩,争分夺秒地搬运、堆砌沙袋,同时就地取材,用树枝、石块等迅速垒起一道临时阻断墙,拼尽全力阻挡农田洪水继续涌入高速公路。为加速路面积水排出,“排水突击组”毅然跳入冰冷的积水深处,不顾寒冷和浑浊,徒手摸索、奋力清理堵塞排水口的树枝、杂草和各类漂浮杂物,确保排水通道恢复畅通。为保障现场安全, “安全警戒组”的队员们冒着暴雨,在湿滑的路面上徒步穿梭。熟练地设置反光锥桶、开启爆闪灯,利用高音喇叭清晰、有序地引导滞留车辆,确保抢险区域的安全和后方交通秩序。
暴雨持续肆虐, 队员们浑身湿透,雨水和汗水交织,冻得嘴唇发紫,但无人退缩。他们在泥泞与激流中咬紧牙关,持续奋战。随着天色渐亮,抢险工作紧张有序推进。至上午11时10分,核心积水区水位显著下降超过80%,险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部分主线路面仍覆盖着大量淤泥,尚不具备车辆安全通行条件,后续清淤工作随即展开。
清淤攻坚战持续进行。为保障清淤工作高效推进,项目调集大型机械设备全力投入:1台挖掘机、1台推土机、1辆消防车、3辆洒水车、11辆皮卡车协同作业,抢险队伍总人数增至66人,经过全体人员连续20小时的艰苦鏖战,最终于10日晚10时43分全面完成路面清理,恢复通车。
本次抢险行动,旨在第一时间排除险情,青年突击队与应急抢险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连续作战,充分展现了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过硬作风与应急处突能力。这不仅是对项目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实战检验,更是党员先锋及团员青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具体体现。下一步, 建(个)元项目将立即开展排水系统修复及边坡加固工作,并持续优化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汛期道路安全畅通,为广大司乘人员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打印】 【关闭】 |